工業生產應契合環保先行的理念
環監局近期又一次將治污力度提升至政治高度,對污染企業的短期關停主要考慮到地方政府的鐵面性和執法效果,而且關停的小企業居多,這也說明了散亂污問題一直疏于監管。企業治污及源頭節能是未來環保的重要方向,嚴格執法、提高監測標準將是未來環監局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企業的盈利也為增加環保投入注入了一劑定心丸,企業有了更多的資金和意愿進行環保治理。此外,排污許可、環保稅等政策近期不斷的提出,排污許可證為企業的排污設定了嚴格的門檻。獎優罰劣,重污染企業面對關停或淘汰,并對減排進行引導,兩項政策的設置明確了環保污染的剛性成本及強力的倒逼機制。
環保政策的響應下,各企業積極測算市場空間,主要從下列三個大的方向著手測算
1.廢氣治理:
(1)重點關注非電領域提標改造落地,其中鋼鐵行業市場空間394億元;
(2)工業鍋爐廢氣處理持續推進,改造空間約2000億;
(3)VOCs監測及治理逾千億空間亦將開啟,涉及監測、末端治理、工藝改進及原料替換等各類措施。
2.污水治理:
(1)存量專業化運營市場隨第三方治理開啟,市場規模為661億元,增量市場靜待行業提標改造。
3.固廢治理:
(1)固廢處理市場空間1867億元/年,供需缺口較大,行業集中度將提升;
(2)油田環保治理設備需求780億元,運營市場390億元/年。
(3)再生資源利用領域千億市場空間。